第131章 陪金使入宫觐见_诈宋
桃花小说网 > 诈宋 > 第131章 陪金使入宫觐见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1章 陪金使入宫觐见

  “咝……”

  “林伯伯,您轻点,啊呀……”

  倒吸冷气的声音不断在室内响起,其间还夹杂着吃痛的鬼哭狼嚎。

  忙碌了一日,骑在马上虽来回只往返于都亭驿到南瓦子之间数里,安维轩大腿内侧原本结了痂的皮肉被马背再次磨破,鲜血淋漓,随后血肉再次与亵裤结痂粘在一起,每走一步别提有多痛苦。

  好不容易忍着从天香楼回来,自家岳父与林道士、郑雄三人正在家中等候自己。看到安维轩这般模样,林道士问明情况,用盐水为其浸湿伤口,好教伤口与亵裤剥离,再行上药。

  对此,做为老行伍的郑雄颇有些不以为意,甚至还几分幸灾乐祸:“轩哥儿,没甚么大不了,以后皮肉磨的糙了便不再受这般的罪了!”

  前世的安维轩年少时好歹也是读过保尔的,知晓老骑兵是怎么看待新兵蛋子的。

  另一边,安维轩的岳父谭员外与二人不同,呆若木鸡般的一言不发,望着摆在面前的几沓巨额交钞。

  今日在南瓦子戏园子里与金使萧秉温斗气的正是扮作商贾的林道士,林道士是读过书又曾上阵杀过敌,城府与胆略自是寻常人所不能相比的。在此之前,与安维轩己经合做过两次,坑得那吴县胡县令与地痞丁胖子个底掉,所以林道士自然是安维轩设局使用的不二人选。

  自家莫小妾有了身孕,便是出演剧目,名声亦是不如当下最负盛名的花魁羡香娘子,为此安维轩昨日将自家岳父等人撂在家里,去求助于羡香娘子。

  在商议之前,安维轩心中还很是忐忑了一番。不过安维轩知晓羡香娘子的来历,也听说过刘官人家的一些旧事,故而还是有些把握的。

  要说来历出身,这羡香娘子也是个苦命的人儿,靖康后举家从北地逃难到临安,建炎三年金人入寇江南后,家中双亲被攻入临安城的金人杀死,年幼的羡香娘子躲藏起来才逃过一劫,后流落到伎馆,自是对金人恨之入骨,听得安维轩的请求,稍做思虑便答应下来。

  羡香娘子与刘官人关系亲密,此事求羡香娘子帮助,刘官人早晚会知晓的,特别过程中还要用到一些昂贵物事,自然要求助到刘官人。

  当初完颜宗弼南侵,破了杭州后南下攻破明州又是一番烧杀抢掠,刘官人不止是家族产业损失惨重,更有许多族人死于金人刀下。况且此事又不需刘官人亲自出面,只需借些珠宝使用,刘官人便应承下来。

  自靖康耻前至绍兴十二年,不知有多少无辜的百姓死于兵祸。从中原流落到江南的百姓,还有东南遭受过兵燹的民众,哪个不与金人有着国仇家恨。

  刘官人知晓安维轩拿了这三枚北珠一时间不好快速变现,又值用钱之际,便与安维轩兑了交钞,所以才有了谭员外面对着几沓交钞发呆的场景。

  半响后,谭员外才醒转过来,发问道:“贤婿哪来的这些钱财?”

  谭员外在吴县也算是有些家资,但折成现钱也不过四五千贯,眼前摆着近七千贯钱,比自家变现的全部家业还多,如何不有些惊愕。

  “找刘官人借来了!”安维轩不想教自家岳父知晓这钱的来历,随口搪塞道。

  听言,谭员外很是感慨的说道:“做了官就是好,到哪都有人给些情面!”

  对摆在桌案上这六七千贯钱,林道士没有丝毫没有感觉,毕竟有例在前,坑胡县令那次可是两万多贯,相比之下这六七千贯钱实在是有些小儿科。

  将眼前的交钞点了又点,谭员外一脸的喜笑颜来:“明日我便将那船款一次付清,免得交钞留在手中贬值,家业又缩了水。”

  许久不做坑人的勾当,安维轩心中有些多少有些忐忑,心想是不是过几日去灵隐寺烧个香什么的,虽这些所谓的佛陀不能保佑自己,但好歹是求个心理安慰。

  ……

  安规制,金国贺寿使节到达临安的第四日要入宫觐见皇帝。

  做馆伴使的安维轩更要忙碌,天还没亮,安维轩便起了榻,洗漱过后随便吃了些吃食,出门坐上柱三早己叫来轿子,向都亭驿行了去。为免得再次破了腿上皮肉,安维轩只能乘轿出行了,轿中至少还能少少的补个觉。

  昨日为了大金国的颜面,萧秉温于戏园子里挥金如土,肉痛无比的连觉都没睡好,连带副使申奉颜亦是如此,一早起来二个均是挂着一双黑眼圈,连早饭亦是没有胃口吃下。

  陪伴金使入宫觐见,安维轩再次被折腾了一番,只被弄的苦不堪言。

  前文书说过,赵构将行在设在临安,为了便于出逃又为了凤凰山的山色,一改历朝以来以北为尊的惯例,将皇城设在杭州城南,如此来便苦了上朝的文武百官。

  历朝历代文武百官上朝,皆是由皇城正南门而入,但赵构将皇城设在临安城南,朝中百官又都住在皇城以北,这样一来每逢朝会时文武百官都要兜个大圈子绕到丽正门再入宫觐见,散朝时再从丽正门出来,绕一个大圈子行到皇城会宁门附近的三省六部办公。

  一次两次倒也罢了,时间久了,朝中的文武百官自是吃不消,最后赵构不得不将将会宁门打开,寻常朝会文武百官都会从此进皇城入朝,但大朝会时还是要走南边正门丽正门。

  无论贺寿还是贺正旦新年,金使入朝都是国家外交上的大事,自然要按大朝会的规矩来办。

  晃谦之与安维轩陪着金使出了都亭驿,至六部门前向东走登平坊出了候朝门到了临安城外,一路南下过了便门,南行里许又向西行,来到南城外嘉会门,又从嘉会门入城抵达皇城丽正门外。

  大内与皇城之间其实是有路可行的,之所以绕了这么大的一个圈子,除了因为礼节需要外,大内皇城东与外城之间是驻守大内的禁军的军寨,为了国家武事机密不被金人窥探,不得不绕远了路程。

  陪同金使入宫觐见,路程遥远,安维轩不得不再次乘马,好在学的聪明了,教柱三在马鞍上铺了厚厚的丝绵垫子,才免去了更加严重的皮肉之苦。

  金使抵达丽正门外,自有宫中禁卫前去禀报,稍做等候后有内侍出来传旨宣进,随后晃谦之与安维轩二人伴金使入了丽正门,当到了南宫门外,馆伴正副使者便要下马,金使则可进了隔门下马。

  金使下马后,安维轩伴着金使于殿外等候,等待入殿觐见。此时,安维轩看到挂在垂拱殿殿外的牌匾被换了下来,挂上紫宸殿的牌子。

  只需换个牌子,垂拱殿变成了紫宸殿。

  “宣大金国贺使入殿觐见……”

  于等待中,有内侍出垂拱殿宣道。

  得了宣旨,金国正使萧秉温领副使申奉颜一个身,一前一后并排而行走向紫宸殿,做为馆伴官的晃谦之安维轩亦是于另一边伴之而行。

  进得紫宸殿,只见那萧秉温与申奉颜入宫硊礼道:“大金国使臣奉大金国皇帝命,贺宋国皇帝生辰……”

  金使向大怂国皇帝赵构行硊礼,很多人听说这个场景十之捌玖是不肯相信的,但要还原史实从书海中寻出根据又不得不信。

  此例始于绍兴十二年的绍兴议和,秦桧用高额礼金换取金使进殿跪礼,让南宋大臣们高兴地手舞足蹈,韩世忠也因此上贺表恭贺了,金国正使奖励五百两白银,副使二百两,以下递减。

  不过到宣读国书时,南宋皇帝必须起立与金使东西对立听国书。南宋对金国皇帝使用“大皇帝”的尊称,而金国则称南宋皇帝为宋皇帝。

  为何金国使节入了宋境官家便要赐御宴,一路上好吃好喝的招待,吃着喝着临走还要拿着,说白了就是大怂国要贿赂金国使者换来体面,以维持那点眼下脸面的自尊,不教国人看了笑话而己。

  赵构端坐于丹墀之上,示意金使起来,又随意的问候了几句,遣人将金使送至客省,也就是宫内的接待处稍事休息。

  午时临近,赵构又赐宴于紫宸殿,赐酒五行,有朝中善于吟诗的文臣做为侍从官与馆伴使陪坐席间。宴会中,再由这些侍从官诗词助兴,连安维轩也要做诗以和,为此安维轩不得不应景的作了首阁台体来吹捧。事先安维轩就知晓自己是免不了有这一关,为此也是下了些功夫搜肠刮肚的酝酿打好了腹稿的。

  贺天子寿辰之类的诗词大抵上都是那个模样,吹捧加些喜庆之词糅掺在一起,只要诗名押韵就好,好的作品实属凤毛麟解,大抵都是充数之作。

  酒宴过后,金使叩拜谢恩,安维轩与晃谦之再陪二人自丽正门出了皇宫,再出了嘉会门绕回都亭驿,待金使稍做休息,赐金使茶酒名果,又赐其正副使衣各七事,贝幞头牙笏二十两,金带一条,并金鱼袋,靴一双,马一匹,鞍辔一副,共折银五十两。又赐纱银五十两,各色绫绢一百五十匹,其余随从仪节根据品秩也一并赐衣带银帛。

  出使大怂果然是个好差事,昨日那萧秉温还被坑的如穷光蛋一般,今日荷包又鼓了起来,安维轩心中不禁想以后是不是寻个机会再坑他一把。

  请收藏本站:https://www.thjsl.org。桃花小说网手机版:https://m.thjsl.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