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镜子不贵能行么?_诈宋
桃花小说网 > 诈宋 > 第301章 镜子不贵能行么?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01章 镜子不贵能行么?

  做为第一次制作的试验品,安维轩着史师傅送来的玻璃片,每片只有巴掌大小,切割的四四方方,在造形上未做任何美化。

  话说切割玻璃在古代并非是什么难事,毕竟古时就有钻石,只不过当时唤做金刚石或是切玉刀。

  取来一面玻璃,安维轩以十九比一的比例,将之前配制好的银氨溶液、还原水溶液迅速混拌均匀,随后立即倒在己洗净的玻璃板上,使玻璃表面全被该混合液均匀覆盖。

  “官人,变色了,变色了……”

  不过片刻的光景,在一旁打下手的水牛亲眼看到玻璃片上的变化,惊奇的大呼小叫起来。

  此时,就在玻璃表面被混合液覆盖之后,玻璃上出现一层明亮的银色镀层,不止是闪亮更能清晰的映出人影,令水牛这个没见过镜子的古人,忍不住大呼小叫直来。

  “激动个什么,过会儿干了之后还有更令人吃惊的。”安维轩摇头笑道。

  口中说着话,安维轩手里并没闲着,用混合的溶液将余下的几块玻璃也涂了一遍。中间隔了一段时间,安维轩再按上述操作方法进行重镀一次,以提高镜面质量。

  见镀得均匀后,最后再用水冲洗多余的反应液,将镜面平放到通风处晾干。

  “官人,这就是您说的镜子么?”

  待那刷过混合溶液的玻璃彻底干透后,水牛小心翼翼的拿起一片来左瞧右看,只见得镜子里的自己清晰无比,又忍不住的大呼小叫一通。

  安维轩也拿起一面镜子,摘下口罩帽子对自己左顾右盼。

  这是安维轩第一次如此清晰的看到自己,只见得镜子里的自己眉眼如画、棱角分明,只是长久未曾梳洗显得略有些邋遢,但这副皮囊着实算是不错。

  “官人,这镜子能卖多少钱一面?”水牛忍不住问道。

  安维轩反问:“你觉得呢?”

  “寻常一面铜镜按大小,重一斤半至三斤不等,至少需制钱五百到一贯,再加上工匠铸制打磨所消耗工时,最小最便宜的也要制钱一贯。”水牛想了想回道:“小的觉得官人制出的这琉璃镜……怎么也要卖十贯钱一面罢!”

  “瞧你那点出息!”安维轩不禁摇头:“那铜镜照出的影子,能与官人我这琉璃镜照出的影像比?”

  水牛一拍脑门,忙回道:“小的是个穷人,只想着自己了,倒忘记了这临安城里富贵人遍地都是,那些贵妇们只要见得官人这镜子,别说是一百贯,便是三五百贯的价钱也是肯出的。”

  听言,安维轩开玩笑道:“你这家伙是抱怨跟着我没得了什么好处么?”

  “小的不敢。”水牛忙说道,又说道:“小的随在官人身边,哪怕最初时的三两贯月钱己经很满意了,现下每月能拿到七、八贯,放在老家几近能买得上好的田地两亩,便是公门里的差伇也比不了小的,小的如何不知足。”

  自从玻璃作坊开办后,安维轩赚了钱,自然也提高了身边人的福利待遇。

  说到这里,水牛的声音变的小了起来:“只是小的没用,书读的太少,实在帮不得官人什么。”

  一面小小的镜子,便用到了三酸两碱,制做起来有多麻烦,惟有安维轩最清楚其中滋味,算起来物质成本不算多高,但人工成本却高了去了,特别是在这个化学知识几乎为零的时代,连个能帮上手的人都没有。

  “这怪不得你,在制作镜子这门技术面前,莫说是你,便是整个大宋朝的饱学之士,也帮不得我。”安维轩摇头道,又鼓励道:“莫要自暴自弃,跟在官人身边慢慢学便是!”

  水牛却摇了摇头,很是认真的说道:“小的自知愚笨,读的书又少,到现在连千字文都没识全,再学十年怕也帮不得官人多少,所以小人觉得官人应招募些穷苦人家的孩童自小培养,小孩子只要不是太笨的话,学东西都快,几年后说不定就成为官人的左膀右臂了。”

  “确有些道理。”经水牛提醒,安维轩不禁点了点头,“你派人去打听打听,哪里发生饥荒什么的,可以召些孩子来,我派人教他们识字。”

  显然,水牛提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个年代的人受教育水平低,又没有系统的科学理论,自己完全可以借用自己的资金积累,再用自己己知的科学知识来培养出一批人材来,从而提前点开这个时代的科技树。

  面对着刚制成的镜子,水牛很是兴奋的打量着,不料失手将一面镜子的镀膜擦出些许痕迹。

  反复打量这镜子一番,安维轩在想镜子后面的这层膜容易擦落,是不是应再涂些什么东西来防止脱落。

  ……

  试验室能够制作出来,不等于能够批量生产出来,经验都是实验积累出来的,在经过不断的试错才能得出最正确的结果。

  几面镜子试制成功了,不等于所有的镜子都能制作成功。在安维轩制作下几批次镜子时,免不得会有失败的情况发生。暖才文学网为此,安维轩反复试验了多次,才寻找出解决办法。

  譬如玻璃有个别没镀上银或银层太薄,补救方法是按需要配制适当的银氨溶液与还原溶液体积比为十八比一的镀银液,进行局部浇镀。如果镜面理想,可用一比三的硝酸溶液洗去,重新制作。

  为了防止银膜擦伤脱落,安维轩则是按后世的办法处理。当银膜阴干后,在它上面涂上一层由用桐油调合的红色铅丹,就可以防止镀银液被擦掉,而且这铅丹在药铺里便能买得到。

  ……

  这一日,临安城里传出件奇闻,位于朝天门南名为“琉璃厂”的琉璃店铺门口立了一面琉璃镜子,能清晰的映出人影儿,叫价三千贯钱。

  做为妇人家用的物事,镜子在先秦时代便存在了,现下几乎家家都有,实在稀松平常的很,但一个镜子能叫价三千贯,哪怕是用琉璃制成的,令人觉得也不值这个价,教人觉得很不可思议。

  听得消息,许多人前往朝天门前的那家店铺瞧个热闹,看看这三千贯的琉璃镜子是个什么个稀奇物。

  直到在店铺前看到这面镜子,临安城的人才知道什么唤做世面,更觉得这这面叫价三千贯的玻璃镜子,贵自然是有贵的理由的。

  立在店铺门前的琉璃镜子,高有四尺、宽约二尺,周边以精致的木制雕花漆金框架包裹,镜子里映出的人影清清亮亮、毫厘毕现,未有一分失真之感。实在教人觉得不可思议,又教人觉得物有所值。

  见过这叫价三千贯的琉璃镜子后,所有人都觉得自家里的铜镜实在不配唤做镜子,最多只能唤做铜板子。

  自安维轩将这面镜子立在自家店铺门前,来往的行人立时被吸引了过来,纷纷对着镜子映照。古人虽说识字率不高,然世代受儒家礼仪熏陶,早己养成知礼谦让的习惯,在镜子前映照自己影像时,也是遵守先来后到排队的规矩。

  第一天,排在店铺的人群直到日头下山,天色彻底黑下了方才散去。

  第二日,店铺未曾开门,便有慕名而来的百姓等在外面排队,看看这镜子是个什么物事。

  为防镜子被人挤碎,韩掌柜特意命人在镜子前加了一圈围栏保护,更派人专人看护,在店铺门外等候照镜子的百姓太多了,不得不防着呐。

  而且因为围在店铺面的百姓太多,连临安府也不得不派差伇前来维持秩序,以免生出什么事情来。

  安维轩虽有才名更有凶名,之前将钱塘县差伇打个手折腿断并敲登闻鼓的英勇事迹,临安城里哪个不知哪个不晓,这些被派来的差伇们哪个敢来触这位驸马爷的楣头,只能小心的维护秩序,不敢有半点怨言。

  当然,安维轩是个情商高的人,倒也不教这着差伇白忙,与差伇些小钱教其吃酒。

  显然,镜子起到了广告的作用。

  但三千贯实在不是什么人都拿得起的,哪怕是富商巨贾。

  要知道寻常人家有四、五千贯钱,才是官府认为具有出海行商资格的富人,而这一面镜子几乎相当于一个初等富人的一大半的家产,如何不叫人吃惊,又教人受用不起。

  不过倒也不用叹息买不起,这大镜子买不起,店铺里还有能教广大消费者买得起的小镜子出售。

  那置在店铺门前的大镜子只是招牌,在店铺内不止有大镜子出售,还有尺寸不一、造形各异的中小型镜子售卖。

  当顾客们见到那些能够买得起的小镜子后,立时很是惊喜以了一番。

  根据尺寸的大小,安维轩将镜子根据尺寸大小划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从而划分出不同层次的价格出售。

  二尺以上被定议为大型,二尺见方到一尺见方被定义为中型,一尺以下及至数寸见方的被定义为小型,其中最小的镜子只有一寸七八见方。

  在形状上,有长方形、正方形、六角形到椭圆形、圆形不等大型镜子多为落地型,中小型镜子多为置于梳妆台上的落地型,那些数寸见方的小巧型镜子则是手持型。

  在价格上,也根据镜子的大小与做工装饰精细程度,分成不同的等级,最小的售价十贯、二寸见方的十五贯……

  当然,形状不同价格也不同,毕竟圆形、椭圆形与六角形切割起来太过费事,而方形与正方形则容易很多。

  虽然说物以稀为贵,但价格也不是胡乱定议的,所以安维轩在镜子价格上,自是有着自己的定义标准,大抵是按每平方厘米四百多铜钱的标准出售。

  镜子价格绝对算得上是天价。但君不见,为博美人一笑,青楼楚馆里一掷千金者大有人在权贵们一顿饭动辄数千贯乃至万余贯者也不在少数,这些人会在意钱么?

  话说就是在后世,这些高科技产物在刚出来之时,是寻常人用得起么?

  所以,做为这个时代的高科技产物,镀银镜子不贵能行么?

  请收藏本站:https://www.thjsl.org。桃花小说网手机版:https://m.thjsl.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