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书呆子发作了_诈宋
桃花小说网 > 诈宋 > 第348章 书呆子发作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48章 书呆子发作了

  “老大人有大作出口?”听言,冻得瑟瑟发抖的陈成,苦中作乐道:“下官今日有福气了。”

  露营之歌,起初只是安维轩随口一提,但细想加回味起来,在上一世写出那个“露营之歌”的国殇年代,与此时的大怂,多少有几分相似。

  当年,那批在外敌面前不屈的人在冰天雪地里露营今日,自己在这寒冰凛冽的荒野中露营虽说是两世两个时空,多少都有几分悲壮的色彩。

  于脑海中回忆片刻,安维轩才念道:“朔风怒吼,大雪飞扬,征马踟蹰,冷气侵人夜难眠。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黄淮原。伟志兮,何能消减,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来,夺回我河山。”

  “好!”听罢,陈成叫了声好,却又犹豫道:“下官是绍兴十二年的举人,寻常也通晓些诗词,然老大人恕下官学识孤陋浅薄,侍郎老大人方才的词作的词牌,下官从未曾听说过。另外,这阶级二字做何解释,下官也不明白。”

  “这落花调的词牌,陈大人你未曾听过实属正常,这个词牌是安某闲暇时构思出来的,曲调谱的毛糙,算不得成品。”听言,安维轩笑道。

  接着,安维轩又解释道:“这阶级二字,是指从王公贵族,到士农工商,单列出一个皆可做为一个阶级。”

  “侍郎老大人高才!”陈成拍了个马屁,又犹豫着说道:“侍郎老大人,莫下官多言,老大人这词里面的用字有涉嫌伐金之意,传到朝廷里怕是不为官家与太师所喜,免不得给侍郎老大人惹下祸事。”

  “陈大人以为当如何改?”安维轩问道。

  听言,陈成想了想说道:“既是老大人创制的新词牌,便好改的多了,精诚奋发横扫黄淮原,可以改作精诚奋发创中兴盛世,末了夺回我河山五字可以改成守护我河山……”

  “官人,风停了!”

  说话间,众人只感觉从头顶灌下的风渐渐的小了,于跳跃的火光中,众人发现,天空中有得稀稀落落的雪花飘了下来。

  周三年纪最小,借着火盆中火焰的光亮打量着那不曾化开的雪花,激动的说道:“官人,下雪了,大雪了……”

  “少见多怪。”见周三兴奋的模样,柱三只摇头道:“临安那边雪下的少,这厮看到雪便兴奋了。”

  雪,飘落下来。随风舞动着,摇曳多姿,似鹅毛、若柳絮,像落叶打着旋儿,扑蔌蔌的落在几人的肩上、头上,还有被风吹去房顶的屋子里。

  “这个时候下雪,真不是桩好事呐!”安维轩抖到肩头晶莹的雪花,仰头向天,只叹道。

  陈成也是说道:“雪化了又冻,庄大人与天长县的差役民夫有得罪受了。”

  郑宝只劝道:“二位官人,天命不可违……”

  晶莹的雪花看起来很美,而现实却越发的残酷,纵是风停了,那落下的雪花依旧足以扑灭火盆中的柴火,依旧会浸湿人的衣衫,冰的人瑟瑟发抖。

  不得己,柱三几人将所有的竹床拼将起来,拼成一个简陋的篷架子用来避雪,免的雪打湿了衣服,长夜难熬。

  时间到了下半夜,几人渐渐没什么聊的了,只觉得又冷又困,郑昆建议道:“现下尚未到丑时,长夜漫漫,免得有人睡着冻出病开,官人可否将那首新谱的曲子教与小的们唱?好教几人提提精神。”

  安维轩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依着陈成改过的词,将整道“露营之歌”教了出来。

  上一世,“露营之歌”的词是于行军中编写的,而曲调是流行的现成古调,也适合宋人学唱。

  安维轩教了数遍之后,一众人便学会了。

  ……

  万籁俱静的冬日夜晚,空旷的野外,歌声传的极远。悲亢的旋律与愤恨的腔调,令人不免生出激愤之感。

  “他娘的,什么人在唱嚎丧?”

  正在休息的金人使者被歌声吵醒,忍不住骂道。

  听得骂声,岁币所里负责值更侍候的杂役应道:“回大人的话,是宋人在唱歌。”

  “教他们闭上鸟嘴!”那金人使者骂道,“这些南蛮搅得本使睡不着觉,就莫怪本使在验讫岁币就折腾死他们。”

  ……

  正如那名为敝牯的金人岁币使所说,次日也就是正月二十一这一日,查验绢帛银两比之前更严格了许多。清风文学交绢十退其九,两万两白银被验讫的只有一千余两,其余的尽数被退了回去。甚至为了为难安维轩等人,特意延长了查验时间,直到查验到夜幕降临,才准许宋人将挑捡剩下的银两绢帛送回盱眙军。

  金使之苛刻,令人怒火中烧,但又都敢怒不敢言。

  更令人苦恼的是,第二日雪停后太阳出来后,地面上的积雪随即化开,金国交币所至淮河北岸这一段,泥泞不堪,一众劳役差伇连同那庄知县俱是摄衣提靴而行,艰苦之状令人忍。

  那负责交割岁币的金人正副使者也不曾离去,故意立在一旁看宋人官吏的笑话。

  安维轩生怒,教一众差伇将那被风掀去屋顶的棚屋、厕所、厨房尽数拆解,竹板、木板铺在泥泞的道路上,才教状况好了一些。

  那边淮东漕司官吏得知这边的屋舍损毁,未敢得罪安维轩,忙教人渡河送来几顶行军的帐篷,才解了安维轩一众人的住宿的难题。

  正月二十一日,金人在验讫岁币时百般刁难正月二十二日,金人刁难如故。

  此时,那庄知县也看出来,银子还是那个银子,绢帛也还是那个绢帛,这两日颠过来倒过去运的就是这一批,合格的就是那么一点儿。

  ……

  正月二十三日,位于淮河北岸的金人交币所。

  金人差伇依旧宋境送来的银两、绢帛近前,用着极为挑剔的标准与眼光在那里挑挑捡捡。

  而身为岁币使的两位金人官员,此时正带着一干随员,穿戴齐整面上带着谄笑躬身立在岸边,迎候从对面驶来的船只。

  “下官差交割岁币正使敝牯见过二位使者老大人!”

  “下官差交割岁币副使萧和尚见过二位使者老大人!”

  从南岸驶来的船只刚刚靠岸,未待船上二人下来,那敝牯二人脸上尽是谄笑的上前拜道。

  “莫要多礼。”船上人摆手,在随从的扶持下下了船,只问道:“若本官不曾记错的话,你二人与我等几乎是同时抵达的泗州,现下岁币交割的如何了?”

  那敝牯忙回道:“按以往惯例,交割岁币前后需要两个月方才能完成,下官承蒙陛下恩典得授此职,不敢有丝毫怠慢,心中时时告诫自己,要严格验讫岁币质量,不能教我大金有一丝损失……”

  “实话与二位大人说罢,再有半年,这岁币也交割不清楚。”

  就在那敝牯话音落下后,一道极为突兀的声音突然传来。

  “谁?”听言,敝牯心中生怒,目光向声音传来的方向投去。

  “安大人……”

  听得声音,那从船上走下的二人齐齐望去,立时拱手。

  那敝牯认出这说话之人是安维轩,正要开口训斥,却发现这从南面归来的大人,竟然识得安维轩,把将要出口的话生生的咽了回去。

  见二人作礼,安维轩亦拱手道:“萧大人、王大人,原本后会无期,未想到仅仅不过半月,我等又见面了。”

  这二人不是别人,正是安维轩在平江府见过的,金国前来宋国贺正旦正副使者,谏议大夫萧颐、礼部侍郎王竟二人。

  作过礼后,那萧颐向敝牯吩咐道:“快去备下美酒、烤羊,我二人要与安大人一醉方休!”

  “美酒、烤羊,在下是一定要吃的,二位大人也别想省了这顿。”安维轩开玩笑的说道,随后面色一板,说道:“只是在下还有一事相求二位大人!”

  显然,安维轩的话令人很是不解,萧颐犹豫了一下,还是故做轻松的说道:“安大人有何事,若我二人能办的,当竭尽全力。”

  自怀中拿出一本奏疏,安维轩双手呈到萧颐面前:“安某有封弹劾奏疏要托二位大人呈与大金皇帝陛下!”

  接过安维轩递来的奏疏,萧颐很是好奇的翻看了两眼,面上立时布满愕然之色:“安大人要弹劾这敝牯与萧和尚?”

  “正是!”安维轩点了点头,伸手一指那敝牯与萧和尚,说道:“安某要弹劾他二人,擅启边衅,借交割岁币之名,行敲诈勒索、中饱私囊之实,凡此桩桩件件,罄竹难书,不严惩,不足以立国之威,取南北之信!”

  听言,那敝牯冷笑了起来:“安大人莫非是书呆子气又发做了,你一个宋人官员还想参我大金国官员一本,真是笑话!”

  请收藏本站:https://www.thjsl.org。桃花小说网手机版:https://m.thjsl.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