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美名曰校阅歌舞_诈宋
桃花小说网 > 诈宋 > 第96章 美名曰校阅歌舞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6章 美名曰校阅歌舞

  见无人说话,便有内侍出面着安维轩回到班内,随后依上朝的规制程式有翰林官捧出几份诏书读了,有官员上前接诏,再后来有内侍喊了号退朝,百官便依各自品秩分先后散了去。

  这算是安维轩有生以来的第一次朝参,在所有官人退出之后,安维轩在排在最后一排最后一队出了垂拱殿门。

  那参劾安维轩的御史被安维轩问的哑口无言,而来参加朝会的文武百官们也是一大早摸黑就起了榻,水米未进己是饥肠辘辘,心中早急不可奈的等着退朝了,谁来有闲心来与一个从八品的小官争论什么。

  再则说安维轩的探花可是天子钦点的,就己经说明天子赞同安维轩于答策中的说法,自家跑上前去争论岂不是自讨没趣。而且便是争论赢了也得不了什么好处,输了反倒会丢人。

  出了和宁门北行百十来步便是三省六部,安维轩回到差房,正欲叫些吃食,却见一众同僚结伴而行欲将出门。

  做为新人,安维轩礼节性的施礼问道:“诸位莫非有公事出门?”

  “安大人亦在?”看到安维轩,那同僚有些惊讶的问道,随后笑道:“既然安大人亦在,不妨我等同行!”

  “去哪?”安维轩下意识的问道。

  “去教坊校阅歌舞!”那同僚应道:“昨日我等便说好了要去教坊的,未想安大人你有事外出,回来的却是时候,不妨同行。”

  “校阅歌舞?”听言,安维轩还是有些不解。

  见安维轩不解,那同僚解释道:“官家圣寿节将近,席间歌舞曲乐诸艺皆是吾等职责,为防到时伶人排演不熟,君前失仪,我等必须提前校阅观验。”

  众人跟着点头。

  此时距离圣寿节还有两月的时间,哪里需要提早这般校阅?安维轩有些不解,随后忽然明白过来,这所谓的校阅歌舞明显就是个借口,科举大比刚过,距离天子寿辰还有些日子,礼部上下现下闲着无事可做,与其呆坐在公房里无所事事,不如大家借着校阅歌舞的名头堂而皇之的公然临旷工耍乐一番,又何乐而不为。

  既然如此,安维轩又如何不欣然一同前往,吃喝耍乐之外还可以与一众同僚增进感情。

  道君皇帝之前,盐铁茶酒财税与军政等权皆归三司掌控,六部形同虚设,道君皇帝之后,六部才渐渐有了些权,与工、户、吏、兵、刑五部相比,礼部完全就是一个清水衙门。

  常言道吏部贵,户部富,礼部穷,其余五部皆有油水可捞,惟独一个礼部实在是清水的不能再清水了。礼部负责典礼事务和学校科考事务,还要制定很多礼仪和制度,学校的事务,科举考试,以及国外来的宾客,都需要礼部来完成。

  礼部天天干的事比较多,但是就是没有权也没有太多的钱,教坊成了礼部有限的一点外快来源与拥有的特权。

  教坊,唐代始设,管理宫廷间乐的官署,专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舞蹈、百戏的教习、排练、演出等事务,隶属于太常寺管制。宋依唐制,依旧设有教坊,只不过隶属关系由太常寺改为礼部。后世元、明、清三代依个设立,只不过元朝时朝廷在教坊的后面加了个“司”字,改名教坊司,后世明清沿袭了这种叫法。

  打着视察工作的幌子堂而皇之的翘班,何乐而不为,安维轩欣然应允。于是一众人出了礼部沿御街北行,出了朝天门向教坊行去。不过一众人心照不宣的皆是换上了便装,安维轩不知其中原由,但见同僚们皆换上便装也是效仿。

  教坊虽说是官府的称谓,实际上也是官办,但毕竟是在花街柳巷,一个个不管品职大小也是个官员,多少也要注意点影响。

  江南多雨,不过今日天气出奇的好,春日里暖洋洋的阳光照在身上舒服的很,一行人钻过了教房所在的巷子,那边接到通知的教坊官早早的出来应承。

  安维轩打量了那来应承的教坊官几眼,从九品的末流杂官年纪也都在四五十开外,此生也就踏步于此了。

  众人虽说是借着校阅教坊的名头来寻、欢做乐的,但总要拿出些模样来,事实上这一众人开头也真是来认真品鉴歌舞曲乐的,宴饮、歌舞,当然其间也少不得如来陪侍的。而且在酒足饭饱之后,大家可以心照不宣的寻些个人娱乐性活动。

  前文书说过,礼部是个清水衙门,在礼部做官实在是没什么油水,礼部也没有太多的额外创收项目,主要的进项只有两个一个教坊卖艺,二是靠着僧道伺卖度牒。100文学后世电视剧中常有随便个人都可以出家的桥断,实际上这在古代是极不大可能的事情。僧道做为出家人,不需向朝廷纳粮缴赋,故而历朝历代都要控制僧道的数量与寺观的大小,以免影响到国家财赋收入。

  而官办的教坊是除了承应官方仪式的曲乐歌兵力差事外,还是可以接些私活以维持用度的,这也便是创收的来源。教坊中的歌舞女伎伶人虽不能说是天下最好,也是极为高端的存在,京城权贵人家办礼事,为求面子都要请教坊的司乐演艺助兴,自然出场的费用也不低,并且由礼部直接接收。

  所以说,教坊乐舞是礼部重要的外快来源,质量的高下绝对要一众官员上心且关心,再者教坊还要应承宫中礼乐,天子也要观看的,水平的高下更不容马虎半点,所以一众礼部的官员们去校阅也是实属正常。

  距离天子的寿辰圣寿节还有两月,听众人来校阅歌舞,那教坊的乐官心中清楚的紧,一众人是借着幌子来行乐的,立时安排了间极好的雅阁,又唤来些暂且清闲无事的女伎前来陪侍,并且很懂事的未将一众男伎伶人唤来。

  丝竹管弦中几曲歌舞落下,一众人便开始不老实起来,一边喝着小酒,一边与进来献艺的女伎调笑,若有看得上眼的可以留在身边陪酒,若是对眼大可以寻个地方进一步讨论些其它爱好。

  做为新人,安维轩很知道敬重前辈,一众女伎进来虽有看得上眼的,也教礼部的前辈们先挑,以致于坐了半响,安维轩还是一个人守着吃食无人侍酒。

  一众人正在放浪形骸之际,那教坊的乐官脸上堆着笑走了过来,拜了拜言道:“诸位大人今日有耳福了,今日也巧得很,暖烟姑娘亦在,太后娘娘着暖烟姑娘新排了首曲子,过些时日便要献与太后娘娘赏听,不若教诸位大人品鉴一番。”

  话音落下,一个秀美白皙的女伎进得屋来,盈盈的拜了拜,教演奏的女乐师奏乐,随后半白半唱道:

  “百善教为先,孝敬是根本,天地恩情永难忘,心中扎下根,血脉流不断,山河岁岁新,中华孝道是美德,传与后来人……”

  听着,安维轩不由的怔住了,这不是自家写与韦太后的曲子么……

  见安维轩模样,有同僚调笑道:“安大人莫非是中意此女?”

  “暖烟姑娘是教坊中、出了名的清倌人,侍酒是可以的,其他的便不要多想了。”有同僚调笑道。

  听闻,席间一众人也是同时哄笑。

  就在众人哄笑地,却见有人朝雅客内探头探脑的张望,瞧见安维轩坐于室中,闪身进了来呼道:“安大人,你教咱家一顿好找……”

  说话间,那人又瞧见了正在唱曲的暖烟姑娘:“咱家来的也是巧,暖烟姑娘也在。”

  听有人唤自己,那名唤暖烟的小娘子忙住了口,敛身道:“小女子见过中贵人。”

  众人瞧去,原来是个宫中的内侍,又瞧了瞧安维轩,一众人俱都有些不解。

  见这内侍,安维轩立时想了起来,这是侍候在韦太后身边的,此前曾去自家替韦太后讨要过曲子,忙起身迎道:“不知中贵人到来,安某失迎了。”

  那内侍还了个礼,言道:“太后着咱家传安大人明日去慈宁宫走一趟,说是教安大人看看那歌伎唱的曲子可符合安大人所想。”转而又回过头与那唤做暖烟的小娘子言道:“明日一早,你与带着乐伎一同前往慈宁宫。”

  安维轩与那唤做暖烟的女伎齐齐应了声,那内侍才转身离去。

  待那宫中内侍走后,那唤做暖烟的小娘子很是欣喜的来到安维轩面前,屈膝施礼道:“原来,大人便是今岁皇榜上的安探花,小女子失礼了。”

  此时,礼部一众同僚看着安维轩的目光火热了起来。之前坊间便有传闻,安维轩之所以中了探花,是因为其是太后娘娘家的远房亲戚,眼下瞧这般模样像是八、九不离十,纷纷一改之前不温不火的模样,变得亲切起来。

  依本朝制,皇亲国戚不得在朝中担任要职,但自建炎年间后这种规制度渐渐放松了开来,己有不少赵氏皇族子弟在朝中做官,皇亲国戚做官的也不少,只是碍于朝中规制晋升顶级大员极为困难,倒但似安维轩这种与皇家关系极远又得宠还有才华的,才是官场的潜力股,只要有经历他日位居朝廷中枢倒也不是没有可能。

  请收藏本站:https://www.thjsl.org。桃花小说网手机版:https://m.thjsl.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